一起成长

摘要 认知能力认知是抽象而且广泛的,必须经由外在行为去观察,长时间的学习才会归纳出定义。例如当孩子眼前出现没见过的人,在他们仅有的认知中,会统称这些人...
  认知能力
  认知是抽象而且广泛的,必须经由外在行为去观察,长时间的学习才会归纳出定义。例如当孩子眼前出现没见过的人,在他们仅有的认知中,会统称这些人为陌生人,而当大人告诉他们,穿着绿色衣服送信的人称为邮差,在他们的脑中,才会建立起“邮差”这个词汇。
  判断能力
  判断力是通过认知能力衍生出来的。孩子的判断力并非与生俱来,他们会通过从小建立的认知能力,判断过往是否有类似经验。学龄前的孩子往往因为经验不足,所以无法判断当下的行为是否危险。在居家安全当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如孩子因为对“烟”感到好奇,尝试触摸水烧开时的水蒸气,而造成烫伤。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家长就必须主动将热水壶放到孩子摸不到的地方,减少孩子受伤的可能性。
  应变能力
  良好的应变能力指的是在面对环境中的不同状况时,懂得怎样做将风险降到最低。孩子的应变能力需要家长通过长时间的引导慢慢加以培养。例如当孩子在过马路的时候,尽管是绿灯,也要记得提醒孩子要先确认没有来往车辆再通过,并且提高警觉,注意是否有车子要转弯。如此一来,不仅能教导孩子正确的交通安全规则,也能加强孩子的应变能力。
  语言沟通能力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语言发展上,了~8个月大的孩子,开始能发出一连串的声音,1岁6个月左右的孩子,大概会说6~了个单字,而到了2岁时,开始会说简短的句子。因此,学龄前的孩子常常头脑想的和嘴巴传达出来的意思不同,出现词不达意的状况,家长如果没有仔细观察,会弄错孩子的意思。这时候孩子很可能因为家长无法理解,在心急之下产生委屈、愤怒等负面情绪。
  动作协调能力
  学龄前的孩子虽然在动作协调上比起前几项容易有进展,但在稳定度以及协调性上仍明显不足。家长平常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互动从旁观察。在上下楼梯的时候,建议家长牵着比较小的孩子一起走,或是以嘴巴数数的方式提醒孩子,一方面培养专注力,另一方面也会降低踩空的概率。
  孩子的选择要尊重!
  针对身体自我保护这一方面,专家建议应该从3岁开始做起。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教导他们,除此之外,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例如家长带孩子到公园玩,陌生的叔叔阿姨看到孩子很可爱想伸手碰触,当孩子很抗拒时,家长应该让孩子建立一个概念,就是“除了亲人以外的陌生人,都不应该轻易地触碰自己的身体,如果不喜欢就拒绝对方”。林宜正医师提醒,应尊重孩子的决定,并且不应该反过来批评孩子这样的举止不大方。林宜正医师特别强调,让陌生人轻易地触碰孩子,这样的做法反而容易让孩子产生认知上的混淆。
  重要观念要训练!
  在自我保护的学习中,“防止伤人”的教育一直都是一门很重要的课题。当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道怎么控制力道,往往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就会打到同伴,这时候被打的另一方多半也会还手,最后开心的游戏就演变成了打架的场面。
  事实上,这样的意外是可以避免的,家长们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教导孩子以后面临这样的状况时该如何应对。例如教导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如果被同学推打甚至被咬,都应该明确地告诉对方我不喜欢这样,接着离开那位同学去找老师。若是状况相反,家长也不要急着处罚孩子,可以先听听看孩子自己怎么说,并以适当的处罚和严肃的态度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所以要被处罚。
  “斥责、教训”要适当!
  当孩子出现危险的动作,可能会导致自己或是他人受伤时,家长必须要先大声制止。若小朋友常常出现不恰当的行为,除了用“斥责教训”的口吻纠正他们之外,也建议家长寻求其他的处理方式。家长如果只单一使用斥责教训的方式而不对孩子进行引导,效果有限且无法让孩子学习到正确的行为。教导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得使用打骂教育来达到目的。如果小朋友当下哭闹不休,林宜正医师建议可以采取带离现场的方式,带离现场之后,再向他强调这样的行为不恰当、会让自己受伤,若孩子年龄比较大,也建议进一步地引导孩子去思考。
  “坚持、严肃”要有感!
  在教导的过程中,除了鼓励孩子要勇于表达外,家长应该扮演聆听者的角色,建立起亲子间良好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小朋友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愿意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孩子鼓励并且有耐心地反复教导是很重要的一环。台北私立浩恩幼儿园园长马文华特别强调,平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适时放松尺度是没关系的,但只要是攸关“安全”的问题,家长“坚持与严肃”的态度则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了解事情的重要性以及严重性。
  制定规则不能少!
  马文华园长建议,家长在家中要明确地立下“家规”!比如饭前要洗手、玩完玩具要收好,明确地告诉孩子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如果担心孩子不听话,她建议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不遵守规则可能会摔跤、受伤。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家长要特别注意的是,避免过度表达对孩子的怜悯心,以免孩子以后只要遇到一点问题,便以哭闹的方式求得大人的关注,造成反效果。


    A+
(来源:网站编辑 发布日期:2020-07-08 14:08)